|
酞菁綠生產工藝概述酞菁綠生產工藝概述 酞菁綠是銅酞菁的鹵代物,作為重要的91短视频下载大全被廣泛應用於油漆、塗料、91视频网页版、橡膠、91传媒制片厂app安卓下载、皮革、合成纖維等領域。其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方麵: 一、化學合成方法 (一)苯酐 - 尿素法 溶劑法 這是工業生產中具有實際意義的合成銅酞菁的方法。以苯酐、尿素、銅鹽(主要是氯化亞銅、氯化銅)為原料,在催化劑(以磷鉬酸、鉬酸及鉬酸銨的效果最佳)存在下進行反應。尿素是酞菁分子中氮的廉價來源,該工藝成本低且添加催化劑可提高產率,收率可達92%以上。 反應在惰性有機溶劑中進行,很長時間裏國內外普遍采用三氯苯為反應介質(這種以三氯苯為介質的溶劑法工藝又稱為液相法)。反應產率高,可達90% - 92%,粗銅酞菁質量好,含量在90%以上,適合生產α - 型銅酞菁、酞菁綠等產品。但該工藝也有不足之處,如工藝流程較長,溶劑需回收套用,使用設備較多、投資大,並且由於反複使用三氯苯作為溶劑,會生成少量不同取代的多氯聯苯存在於產品中。 溶劑法生產粗銅酞菁的縮合反應一般在常壓下進行,溫度在190 - 210℃,反應時間16 - 18h。縮合反應設備可采用碳鋼或搪玻璃為材料,搪玻璃材料的使用壽命長,且可避免產品中鐵酞菁的生成,防止鐵酞菁影響產品質量。反應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氨氣可用填料塔噴淋水或稀硫酸吸收。為了反應順利進行,可混入少量(5%)的氯苯以降低三氯苯作溶劑時的回流溫度,且防止回流冷凝器的排空管堵塞現象。 縮合反應完成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一種是水洗除去溶劑,這種方式需耗用大量蒸汽,耗能大,工藝路線長,且樹脂化副產物不易除去;另一種是采用熱過濾方法,以溶劑(三氯苯、甲醇等)洗滌濾餅,不僅可以除去樹脂雜質,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產品中PCB(多氯聯苯)的含量,產品質量好,耗能較低,但需要配備專用的密閉加壓過濾器。密閉加壓過濾器通常由不鏽鋼製成,具有可升降的耙式攪拌和螺杆出料裝置,用不鏽鋼絲織成過濾布,可在200℃(0.25MPa)或真空下操作。 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及對銅酞菁產品中含有有毒物質多氯聯苯(PCB)的限製,研究開發了非三氯苯溶劑法工藝。如采用硝基苯,其收率較低,氣味大較難回收;采用十二烷基苯,產品顆粒細,過濾較困難;采用煤油(沸點為160 - 320℃不等),產品色光較暗。比較有效的是特定組成的烷基苯溶劑,用烷基苯溶劑的合成工藝,一方麵避免了多氯聯苯的生成,同時減少大量蒸汽的消耗,提高銅酞菁質量。 固相熔融法(烘焙法) 將苯酐、尿素、銅鹽及催化劑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混合均勻或在反應釜中攪拌升溫熔化(130 - 140℃),然後放至金屬反應盤內,再置於密閉的烘焙爐中,在220 - 250℃下加熱數小時而製得粗品CuPc。
|